臟腑點穴推按背部法
更新時間:2023/3/13 14:33:11
臟腑點穴推拿學校的小編今天和大家分享一篇臟腑點穴推按背部法。
本法可用為病人整脊的方法代替,因為經絡中的督脈恰好位于從頸椎到尾椎的脊椎正中線上。全身的陽經均交會于督脈,督脈通,則全身的陽經經氣通暢,發揮其正常的生理功能。如果脊椎不正,椎體小關節錯位,督脈則脈道不暢、經氣不利,從而影響全身的經絡,使氣血流通不暢而導致臟腑的病變。另外,足太陽膀胱經循行在脊椎兩旁,脊椎不正,椎體小關節錯位,致使足太陽膀胱經運輸氣血的功能受影響,它所聯系的臟腑和肢體的功能則發生障礙,甚至發生病變。
弟一式:病人俯臥,醫師右手食指和中指叉開,沿華佗夾脊穴由胸一椎開始,兩指同時逐節下點脊椎棘突間隙,(相當于脊神經根部),每穴點約三至五秒鐘,點時力度不夠,可用左手的小魚際輔助右手按壓。
此式具有疏通督脈,促進督脈及脊椎、脊髓的氣血運行,強化脊椎與調整脊椎的變異,恢復與提高脊神經功能和作用。
第二式:用兩拇指尖肚由脊椎旁開1、5寸膀胱經線,從大杼穴開始,依次點至膀胱俞穴,每點一穴約停3——5秒鐘,不可用指肚壓按,更不可以點掐。要以拇指尖的透力下點。
第三式:用兩拇指尖肚由椎旁開3寸膀胱經線,即從肩胛骨內緣開始直線向下,循經點穴,過至室穴后,一直點到骶骨上緣為止。
第四式:醫師一手按在病人背部,另一手的拇指與掌心夾著對方的腰帶用力左右搖動,使其腰部和臀部左右搖擺。以通病人的督脈和調節內分泌。脊柱是人體的控制器,出現障礙,大腦與機體神經傳導就會出現異常。脊柱與周圍組織和內臟有著復雜的聯系,并保持著動態的平衡。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,就會出現疾病。
第五式:以掌根用循經的方法在督脈、膀胱經進行推按,推至皮膚發熱、潮紅為度。以調節病人背后俞穴,達到調節臟腑功能的作用。